欢迎光临 注册 登录 留言 收藏 演示 首页


[配音文案欣赏]农场建场周年专题片解说词

http://www.uupei.com  2012/4/6 10:14:46  优优配·配音文案欣赏
标签:专题片解说词 专题片解说词范文 农场专题片解说词 专题片文案
农场建场周年专题片解说词
  本内容范文模板涉及的关键字有:“专题片解说词”、“解说词范文”、“专题片解说词范文”、“农场专题片解说词”、“电视专题片解说词”、“专题片文案”

  五十年风起云涌,五十年沧海桑田。回顾历史,五十年不过弹指一挥间,但就是在这短暂的时间隧道里,三湖人雄心勃勃,斗志昂扬,脚踏实地,开拓进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段时间隧道,向您展现一幅继往开来的宏伟蓝图,展现一颗荆楚大地的耀眼明珠。

  位于江汉平原腹地的三湖,历史上是白湖、中湖、昏官湖的总称,方圆曾达300平方公里,与长湖、白鹭湖、洪湖齐名,合称四湖地区。清朝诗人黄良佐的《三湖钓雪》“玉界琼田兰桨泛,青蓑绿笠钓丝悬”;邓自松的《三湖渔家》“万顷海田秋蛤美,几家生事镢鱼肥”;王柏心的《晓度三湖》“仙人戏海上,误堕碧玉壶”,这些诗人笔下的美丽诗篇,客观真实地记录了昔日三湖的面貌。“三湖钓雪”更是古江陵八景之一,明净的湖泊、美丽的雪景吸引无数文人墨客流连忘返。光绪二年《江陵县志》载:“近因沙洋堤屡溃,三湖淤起作良田”,又宣统年间《江陵县乡土志》载:“三湖颇饶鱼利,鲜鱼行销临近各州县”。历史的变迁赋予了三湖作为江南鱼米之乡的有利条件。古老的三湖,历史上就是闪耀在江汉平原上的一颗明珠。

  1960年春,四湖排水工程竣工,湖水经四湖总干渠排入长江,万年湖底变沃野。是年9月19日经中共荆州地委批准,国营三湖农场诞生了。三湖人从叶叶扁舟、点点渔火、凌凌撒网中走来,转向开河筑堤、斩草拉犁、拓荒围垦的新里程。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本着“深挖渠、高筑堤、防外水、排内渍”的指导思想,把治水、改土、灭螺结合起来,按排灌分设、水旱分家的原则,兴修兴利,垦荒造田,筑路修桥,营建新村。先后开挖干支渠32条164千米,修筑防洪围堤4条36千米,修建排灌泵站9座装机21台3155千瓦,开荒造田37884亩,植树造林6975亩,修建公路5条30千米,新建居民新村14个24万平方米。农场的建设步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1979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雷,三湖农场也迎来了万象更新的春天。

  现有总面积61.0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万亩,林地1.7万亩,精养渔池2000亩,总人口1.5万,职工7000人,辖3个分场、26个生产队,3家国有控股企业及5家民营企业。

  1979年农场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垦系统红旗单位”。1982年被湖北省评为“全省农垦系统先进单位”。1989年被湖北省评为“省直农场先进单位”。1995年被农业部评为“三百工程”试点单位。1996年被评为“湖北省第七届优秀企业”。1997年荣获湖北“五一”劳动奖状。1999年农场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农业现代化试点单位和棉花产业化示范单位。2000年被评为“湖北省农业百强企业”。2003年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长江流域优质专用棉生产基地,同时被评为“全省农垦系统先进单位”。2006年被农业部确定为省部共建的“百家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联系点”。2007年被农业部确定为“百家农垦现代农业建设示范区”。2009年被评为“湖北农垦系统经济发展先进农场”。

  这一块块牌匾不仅记录着三湖农场发展的光辉历程,而且展示了三湖人前进的坚实步伐。1961年三湖工农业总产值150万元,生产总值107万元,人平年收入87元,固定资产投资105万元。2009年工农业总产值3.5亿元,国民生产总值1.3亿元,人平年收入6798元,固定资产投资1.2亿元。在这50年里,工农业总产值增长了233倍,生产总值增长了121倍,人均年收入增长了78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114倍。

  这一组组数字不仅是三湖农场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客观见证,更是几代三湖人付出心血、汗水和努力的真实写照。而这一切,都归功于历届农场党委对发展的重视以及为了发展而付诸的实践,“发展才是硬道理”成为了三湖腾飞的精神支柱和力量。

  农业是三湖农场的基础产业。自改革开放以来,通过逐步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优化产业结构,探索和实践“两田制”经营管理办法,大力引进和推广科学种养新技术,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

  在“产业兴场、工业强场”战略方针的指导下,三湖农场逐渐确立了“发展棉业强场富民”的思路,以棉业、种业为支撑的两条产业链,培植了棉花公司、种子公司、畜牧公司三大龙头企业。三大公司成功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畜牧公司已成为省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棉花、种子公司已成为市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种子公司被省科学技术厅认定为“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三湖”牌种子被认定为“湖北省著名商标”,“鄂杂棉26号”通过了国家审定。全场95%以上的耕地,90%以上的职工家庭进入了产业化经营体系,建成了5万亩优质棉生产基地,5000亩杂交棉种生产基地,带动农户2500户,辐射带动周边生产基地2万亩。至此,三湖农场农业产业化模式已基本形成。

  农业基本实现了水利化。筑起了具有抵御百年一遇洪水标准的防洪围堤48千米,现有排灌泵站79座,装机97台、7195千瓦。排水渠道纵横交错,硬化主干渠19.7千米,硬化田间灌渠146.5千米,排灌设施齐全,大小沟渠通畅,排涝能力提升至日降雨150毫米24小时排完。田间“四沟”实行“35112”标准,全部耕地基本实现了排灌自如,水旱轮作,做到了“挡得住、排得快、降得下、灌得上”,95%以上的面积已经成为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农田。水稻单产由1961年的150公斤提高到2009年的700公斤,增长了4.7倍。一步一步,维系农业命脉的水利基础设施被三湖人牢牢夯实。

  为了实现农业机械化,三湖农场鼓励和扶持自主研发。这台“垄上行”牌多功能棉田管理机就是三湖人自行研制的,不仅拥有国家专利,获得了产品推广许可证,还被列入国家农机购机补贴目录。它的诞生,为“以机代牛”的实现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2007年,农场全面推行“以机代牛”,“垄上行”牌多功能棉田管理机在农场普遍推广,耕牛被彻底淘汰,率先在湖北省建成了机械化农场。三湖农场以“以机代牛”为主的血防综合治理被卫生部血吸虫病专家咨询委员会认定为:“全国湖沼型疫区血吸虫病传播控制的模式”。如今,三湖已拥有各类农机2634台套,总动力达到3.5万千瓦,农业劳均拥有农机动力6.6千瓦,和建场初期的0.11千瓦相比增长了60倍,远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农田水利建设、种植业和多种经营生产的机械化综合作业程度分别达到75%、80%和85%,农产品初加工则100%实现了机械化。

  棉花生产实行了“标准化”。严格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组织生产经营,形成了“棉田建设、棉种研制、生产管理、棉花收购和棉花加工”五大标准,质量完全符合国家要求,等级大幅度提高,有力地推进了棉花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棉花单产也由1961年的23公斤提高到2009年的312公斤,增长了近14倍。三湖人不断创新的开拓精神为三湖描绘出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如果说农业的发展是稳步前进,那么,二、三产业的发展就可谓异军突起。工业、建筑业、商业、餐饮业、社会服务等行业在经历了国有经营体制改革之后,相继改造成民有民营为主,租赁制、股份制参与运作的经营体制和运行机制。到2009年,已发展民营企业5家,建筑运输个体户137家,商业及其它服务业网点384家,共有从业人员1433人。

  招商引资为三湖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增加财源、扩大就业开辟了新途经。从2000年起,三湖加大开放开发力度,依靠优化投资环境,落实优惠政策,开展全方位、多层次招商引资活动。通过落实资源招商、项目招商、特色招商等各项措施,进一步拓宽了招商引资渠道,先后引进场外资金1000多万元,建成了 “荆州市风华服饰有限公司”和“富迪三湖购物广场”,扩规改造了“荆州市星都食品罐头有限公司”和“荆州水产业在艰难中奋起,继大力发展甲鱼、黄鳝等名特优水产品养殖,推广鱼鳖混养、网箱养鳝等高效模式之后, 2007年,又开发了南美白对虾养殖,并取得了亩纯利5000元的经济效益。2009年,水产业完成产值719万,同年,“三湖农场水产养殖协会”正式成立。

  林业的发展,展示了三湖别样的风景。在“湖北省直部门绿化百佳单位”称号的背后,是三湖人的智慧和勇气。建场初期,农场用材林不到1万株,而且品种单一。1986年起,大力实行造林绿化,引进开发苗木新品种,年均造林8---10万株,成活率达95%以上。全场有林木100万株,活立木蓄积5万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16%。三湖,绿树成荫,四季常青,草木葱茏,引人入胜。

  如今,当你走进三湖,呈现在你眼前的是一条条四通八达的马路,一排排香气扑鼻的樟树,一块块整齐划一的农田,一幢幢拔地而起的楼宇。三湖,俨然成了一座花园般美丽的小城镇。

  建场初期的场部驻地齐家埠,当时是仅有几十户人家的小村落,1967年迁到天星街,建过几十年的发展建设,现在已拥有1700多户人家,5800余人,分为五个居民小区。城镇化水平也由20%提高到40%。2009年,农场更是自筹资金725万元对天星街进行了综合改造,更新天星街照明设施115盏,铺设仿石砖13421平方米、荷兰砖12333平方米,改造天星街下水道3740米, 刷黑路面2.4万平方米,添置垃圾箱110个,安装网络视频监控8处,设置了道路交通标识。现在,当你走在天星街上,恍若进入了城市一般,街道宽阔而整洁,华灯初上,熙熙攘攘;夜幕降临,树影婆娑。从茅草棚到砖瓦房,再到小洋楼,三湖人用智慧和勇气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如今,三湖农场实现了户户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队队通网络。2009年,数字电视整体平移化工作又在农场拉开帷幕,数字电视已覆盖到天星社区及周边周湾队、涂河队,用户达到1310户。

  水是生命之源。几代农场领导把饮水问题当作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来抓,下大力气改解决职工饮水问题,连续二十几年投入200多万元,2007年,农场更是投入500万元,铺设主管道3万5千米,延伸至26个生产队。彻底解决了全场职工的饮水安全难题。

  要想富,先修路。八十年代以前,农场仅有土公路,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几十年的努力创造了不凡的成绩。三湖人依靠自身积累,兴修水泥公路100公里、田间砖石公路214公里。如今的三湖,中心地段马路宽阔,硬化公路连通全场。路将三湖的希望延伸到远方。

  基础建设的成绩伴随着其他社会事业的发展成就。50年来,三湖中学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学子。目前,三湖中学常年在校学生近1000名,各类教职员工119名,其中高级职称人员15名。

  农场实现了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以基本医疗覆盖全场,以大病救助缓解急困。2009年,全场12098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119名职工参加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落实了大病救助132人23万元。三湖农场认真落实国家政策,成功动员和组织职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截止目前,全场共有7487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如今,“病有所医、老有所养”成为了三湖人真实的写照。

  没有党的核心领导,没有广大党员的保驾护航,改革开放的旗帜就不会如此鲜艳,开拓进取的航船也不可能永远乘风破浪。

  农场党委一贯注重党的自身建设,在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上,倾注了大量心血。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组织是发展的后盾,作风是成败的关键,制度是有力的保障。在“三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先进性教育”和“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三湖农场党委突出教育引导,创新活动载体,将形式和内容紧密结合起来,使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基层组织建设得到明显加强。1994年被评为全省农垦宣传思想工作先进单位,1998年被评为湖北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 2002年被评为全省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先进单位,2003年被评为荆州市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2008年被江陵县委评为“先进性教育”学习活动先进单位。

  一个组织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改革发展的征程上,三湖农场党委勇立潮头,带领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服务于经济建设,致力于社会发展,解决了群众难题,密切了干群关系。一批批先进党组织、优秀党支部书记和优秀党员不断涌现,成为三湖农场党建史上的排头兵。

  精神文明建设在三湖的社会生活中色彩斑斓。“勤俭、自立、诚信、互助”是三湖的新农场精神。“先进单位”、“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等一系列精神文明争创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广大职工爱场如家的热情;新农村建设示范户、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十星级文明户的创建,有效带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风尚。1997年—1999年被评为全省农垦系统文明单位,2002年被评为荆州市文明单位,2005年被农业部授予“全国农林水系统模范职工之家”荣誉称号。从职工之家的兴起,到老年、书画、诗词、篮球、舞蹈、围棋、象棋协会等各种群众文体组织的涌现,三湖人的文化生活丰富充实而多姿多彩,每到傍晚时分,社区居民自发组织的广场舞蹈队、腰鼓队,成为天星街一道亮丽的风景。

  改革无模式,发展无止境。50年的发展征程已是硕果累累,50年后的改革开放更有待于我们续写辉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三湖人意气风发、斗志昂扬。为了历史的嘱托,为了灿烂的明天,三湖人又迎着朝霞再次扬帆起航!

  欢迎广大的客户朋友们进入以下页面试听专题片配音员样音,我们将为您提供周到的专题片、宣传片、解说等配音服务,目前优优配上有多达上百位经验丰富的专题片、宣传片配音员供您选择哦,以下是价格比较实惠的专题片配音员挑选页面:

  挑选试听地址:http://www.uupei.com/searchs.htm?w=%E4%B8%93%E9%A2%98%E7%89%87&u=602&ot=1&o=6

    如果您想配音,请加我们的在线QQ配音客服专员,我们将为您提供高品质的配音服务:如果你对小样比较满意,欢迎向我们咨询有关配音事宜,我们将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谢谢。
[文案欣赏]更多精彩文章欣赏
[配音社区]其它最新美文欣赏
平台公告区
[平台新闻]优优配推出网配行业终极共赢运营模式
关注度:86566人次
[平台新闻]世界卫生组织与优优配的故事
关注度:108389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