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注册 登录 留言 收藏 演示 首页


[配音经验技巧]有关历史人文类纪录片配音

http://www.uupei.com  2011/9/14 9:16:34  优优配·配音经验技巧
标签:纪录片 配音 技巧经验 行业观点
有关历史人文类纪录片配音
  【优优配(www.uupei.com)】在历史人文类纪录片配音中,面对过去的历史事件或是一个遥远的地域,配音者往往没有亲身感受、亲身经历,自然不能完全把握到更加详细的信息,从而难以调动思想感情。这就需要运用到想象这一重要元素。如同司马迁在创作《史记》时,许多历史事件难以考究,他除了把握住现有资料外,也在历史中添加了自己的合理推想和感情色彩。同样,配音除了要把握好准确的历史事件信息之外,必要的想象与自己的语言表达应该是不可脱离的。

  历史人文类纪录片配音的局限性

  1.影视配音的制约性

  影视配音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影视专题片、影视广告片、影视栏目中,如果说创意构思或案头文字是一度创作,编导的拍摄编辑是二度创作,那么配音者的配音就是三度创作。创作的度数越多,规定制约性就越强,无论是三度还是四度,作为最后一度创作的影视配音,具有十分鲜明的规定制约性。

  2.历史事件与人物特点的不准确性

  历史是不可重演的,我们只能从文献、历史遗迹中探知过去。对于关键的历史事件,往往众说纷纭,这一点,对配音者来说既是有利信息,也是干扰信息。一方面,作为历史的探究者,得到的线索越多,则对这个历史事件的了解就越多;另一方面也增加了配音者认识历史的不确定因素,配音者往往在配音过程中出现心虚、怀疑等声音色彩。

  历史事件和人物性格特点的不确定,也增加了配音者对历史事件的认识选择。举个例子,对于秦始皇修筑秦长城这段历史,史学家们褒贬不一。一方面,长城起到了阻碍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维护中原稳定的作用;另一方面,修筑这样的长城,也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使得人民对此怨声载道。当这两方面的评价出现在配音者的面前时,配音者就拥有了多项选择,在解说词、画面都固定的情况下,配音员会根据自己对事件的理解来确定感情基调,可能出现理解误差,以至产生“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传播效果。

  想象在历史人文类纪录片中所起到的作用

  1.什么是想象

  从心理学角度讲,事物表象在头脑中的重新分解综合,就是想象。②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祁芃老师认为:想象是心理过程,想象亦是人脑的机能。③根据想象产生的原因,可以把想象区分成有意的想象和无意的想象。

  2.配音中运用到的想象的种类

  配音者在配音时所运用的想象一般是技巧性的想象,带有一定的目的性,所以我们可以称之为有意想象。配音者在配音时经常运用的想象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种类。

  第一种,回顾想象。

  解说的画面是配音者完全接触过的事物,在调动自己的思想感情时,配音者只需要调动曾经的回忆,重复一次信息的检索,就可以完成这个想象的过程,可以称之为回顾想象。

  第二种,再造想象。

  这种想象在历史人文类纪录片配音中最为常见,这里引用《播音主持心理学》里的解释,“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④配音员根据解说画面,调动内心情感,确定配音基调,同时又运用再造想象,添加自己对配音作品的理解。

  第三种,无源想象。

  无源想象也叫创造想象,类似于平常所说的“凭空想象”,其实这里说的“凭空”并不空,因为想象的产生依据生活的积累。无源想象是配音员的一度创作,它在历史人文类纪录片配音中运用得比较少。

  3.想象与历史人文类纪录片配音的关系

  对于历史人文类纪录片的配音,除了要具备专业技巧之外,配音者的内心情感运动在表达中尤为重要。有声语言的表达,都遵循着“理解→感受→形之于声→及之于众”的途径,因此,丰富的生活积累是配音创作的前提,而人们的所见、所听、所感、所想以及对味道的记忆等,都是未来想象的源泉。

  在历史人文类纪录片配音表达中,想象是“调味剂”。在想象时,配音者更容易激发自己对纪录片的兴趣,因为想象的过程不是停滞不前的,它是运动的,使配音者与导演的创作初衷产生共鸣,使语言表达更为生动,这种状态下配出的解说词,更能够使受众在观看时产生思想上的交流。

  同时,想象又可弥补历史人文纪录片的局限性,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想象的训练

  1.有目的地运用想象

  配音过程中,根据所见所感,想象会出现突发和诱发两种情况,好的配音者会很好地驾驭这两种现象。想象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语言表达。而纪录片是以画面为主、解说为辅的,处理不好天马行空的想象,会使配音成为播音,让配音者喧宾夺主,从而影响纪录片的效果。

  2.想象出运动的画面

  为了想象出运动的画面,首先要想象到固定的、具体的画面。例如,苏州园林拙政园的配音词中写道:

  “此地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元朝时为大宏寺。明代弘治进士、明嘉靖年间御史王献臣仕途失意归隐苏州后将其买下,聘著名画家、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征明参与设计蓝图,历时16年建成,借用西晋文人潘岳《闲居赋》中‘筑室种树,逍遥自得……此亦拙者之为政也’。”

  首先要分析“此地”二字,“此地”指的便是拙政园,那么脑海中首先要浮现出拙政园的一副固定图像,接下来,提及这里从“陆龟蒙的住宅”变为“元朝大宏寺”,就要想象到唐朝诗人的家居生活场景演变到元朝风格的寺庙的生活景象。后来王献臣归隐此地之后,过着清新淡雅的生活,而后面潘岳的诗,也为我们提供了线索。虽然不可能回到从前见证这一切,但是将这一幅幅想象出的画面像电影一样在脑海中放映,就会产生一段对拙政园的认识。配音者应该把接触纪录片画面放在最后一个环节,由于每个人的想象不同,在语言表达时,也会有差异存在,此时再见到需要配音的真实画面后,内心又会产生另外一种亲切感,笔者称之为渊源感。

  3.模仿

  模仿是学习配音的初级阶段,必须把从模仿中获得的初步体验和认识运用到实践中,根据具体情况做具体调整,结合自己的特点,跳出单纯的效仿,努力使自己达到再创造的彼岸。这是王明军老师所讲的“广告配音常见问题及辨析”中关于模仿的见解。

  想象中也有“模仿”这一元素吗?有的。说起《动物世界》,赵忠祥的声音就回响在观众的耳畔,赵忠祥是有特点的,在他的解说中,字词的轻重格式往往被打乱,但是过度的重音或者停顿,并没有让观众感到别扭,反而感觉耳目一新。在为历史人文类纪录片配音时,可不可以模仿赵忠祥的特点呢?甚至就把自己想象成赵忠祥进行配音?在想象时,可以尝试着模仿更多的解说员,避免模仿造成呆板、单一。想象是模仿中的重要元素,两者是兼容并蓄的,积累模仿更多的经典片段,有利于想象力的拓展。

  历史人文类纪录片有着它自身的局限,但是,历史人文类纪录片也有它独特的韵味,好的配音解说是这类纪录片的“点睛之笔”,为这类纪录片配音,需要有大量的积累。想象可以弥补配音者知识系统的不足,也辅助配音者的语言表达。

    如果您想配音,请加我们的在线QQ配音客服专员,我们将为您提供高品质的配音服务:如果你对小样比较满意,欢迎向我们咨询有关配音事宜,我们将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谢谢。
[经验技巧]更多精彩文章欣赏
[配音社区]其它最新美文欣赏
平台公告区
[平台新闻]优优配推出网配行业终极共赢运营模式
关注度:86569人次
[平台新闻]世界卫生组织与优优配的故事
关注度:108389人次